今天,我们想聊一个很严肃的话题,就是刚刚落幕的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。
高考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被视作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;每一个人都在迈过这道坎儿后开始奔向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。
它背后所蕴含的远不止是一次测评结果,更多的是希望、荣耀或是遗憾...
今年的高考,对中国素质教育改革意义重大
首先,我们来看下面2个数字,
透过数字,是家长们必须直面的两个问题:
一个就是竞争,另一个是竞争力;
1先来看无法忽视的问题之一:竞争
报考人数的增加直接带来的便是入学竞争压力的增大,特别是名校之争。
虽然,近几年的高考录取率在逐年提升,超过80%;但是,双一流大学(985和211大学)依然是竞争惨烈。
以2018年为例,即使是北京、上海、天津这些具有教育优势地区的985大学录取率也仅5%左右,其他地区平均低至1%,也就是说100人里仅1人能上985大学。
根据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的《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》显示,去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66.21万人,同比增长8.83%,其中59.63万人是自费留学。
越来越多国际学生选择向常春藤名校递交申请,直接导致近年来世界名校录取率持续走低。据CNN消息,2019年哈佛共收到43,330份本科申请,耶鲁收到36,843份,为过去5年最高,而最新公布的新生录取率哈佛仅为4.5%,耶鲁则不到6%。
对于这些参加高考的孩子们来说,80%的录取率说明读大学并不是难事。难的是如何考上重点大学?如何获得世界名校的青睐?
有人可能要问: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?
近日,引发网络热议的一侧新闻是成都一民办小学要求家长带“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”参加入学面试。网传,该校筛选标准是父母是否毕业于重点院校。
暂且不评论校方此举是否有违教育初衷及道德公平,其背后隐射出的是一个把学历背景作为筛选标准的残酷现实。
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斯宾塞曾提出:大学教育对于劳动力市场而言,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培养人才,而是鉴别人才,把人划成三五九等后,向用人市场传递价格。
2竞争之下,无法忽视的问题之二:竞争力
高考期间,在新闻媒体高度关注下,我们看到有些学生是这样走出考场的,
也有在遇到难题时发生了这样一幕。
学生们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素质、应对难题时的变通思维、以及沉着冷静的自信发挥等平日里容易被忽视的软能力,都将在此刻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。
回过头来解读一下本文标题中提到的“3+1+2”高考综合改革新模式:
政策解读
自2014年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以来,第三批8个省市已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,将试行“3+1+2”组合新模式。
什么是“3+1+2”?
“3”为全国统考的语、数、外3门学生必考科目;“1”是指在选择性考试的物理或历史中选择的1门科目;“2”是指在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科目。如此一来,选择性考试科目共有12种组合方式。
为什么要采用“3+1+2”模式?
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认为:与过去语数外三科+文综/理综”的“3+3”模式相比,“3+1+2”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,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,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,也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。
录取实施"两依据,一参考"
指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,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,进行择优录取。综合素质则包含思想品德、学业水平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、社会实践等方面。
(部分内容转自:光明网)
现阶段中国素质教育改革正迈着大步前进,但是放眼全球, 世界很多名校更是早已将学生的软实力作为重要的录取标准。因为这是符合未来人才发展趋势的,更是所有父母无法忽视的方面。
“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你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,以及你既能够做出逻辑性的辩论,同时又拥有对新鲜事物和想法的开放性的头脑。”—剑桥大学
身边那些大谈“学历不重要,出头看实力”的“好心人”, 不是忙于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类素质教育培训班;就是努力地将孩子送往学费昂贵的国际学校;让他们从幼儿时期就领跑在综合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赛道上。
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在名校学习中争得一席之地,并掌握在21世纪国际舞台上取得成功的必备竞争能力。
因为他们深知
“成功的教育开启成功的人生”!
—Michael Milanovic—
所以,何为竞争力?就像雅思之父Michael Milanovic 先生在剑之舟课程的研发中提到的:
“我们也许无法清晰地描绘若干年后世界的样子,但可以肯定那必将是一个激动人心同时充满挑战的新局面,这就要求今天的少年儿童必须具备更全面的知识、语言、文化以及社会技能,才能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。”
——Michael Milanovic
一起关注孩子早期学习能力培养,
欢迎留言与我们探讨!
(*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)